欧内斯廷·罗斯
欧内斯廷·罗斯。来自Wikimedia Commons 的公共领域
后者让我想起了曾经在特拉维夫的性别与宗教会议上听到的一篇论文。演讲者比较了巴黎的两座犹太教堂:一座是进步的自由派犹太教堂,有一位女拉比;另一座是保守派犹太教堂,保留了严格的性别角色划分。矛盾之处在于,自由派犹太教堂的成员报告了更多歧视妇女的情况,包括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性骚扰。
无神论者也存在类似的悖论。无神论者社区的一位活动家告诉我,她受到的最严重的辱骂来自她的同胞(男性)无神论者,而不是宗教强硬派。
女性更虔诚的原因之一是她们需要社区、情感支持和人生指引。保守宗教很好地扮演了这一角色,但当传统宗教衰落,女性遭受情感而非物质匮乏时,另类精神信仰也同样如此。
无神论对我的受访者也有同样的影响。社会学家的任务是让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并通过偶然发现日常 西班牙电报数据库 生活中的意外之事。女性无神论者在她们的无神论中找到了力量和表达方式,同时为自己定义了无神论,而不是依靠无神论者社区中的杰出男性人物。虽然表面上她们缺乏女性宗教社区中存在的结构,但她们与其他女性建立了支持网络,而无神论只是她们自我定义的一个特征,尽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特征。
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的起点,让人们团结起来,为平等和正义而战,而不一定非要在路障上进行。行动主义鼓舞人心,但价值观在日常平凡的活动中传播得更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虔诚的宗教信徒和虔诚的无神论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她们都从与他人建立联系、为自己和亲近的人创造安全港湾中找到了满足感和快乐。
女性无神论活动家都说了同一句话:“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想帮忙。”这句谦虚的话从长远来看可以取得很大成就。
Marta Trzebiatowska是阿伯丁大学社会学讲师。她与 Steve Bruce 合著了《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