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预期寿命“tout court”通常很容易理解(有时除了它与虚构的一代有关),因为它描述了一种简单的情况:一个人要么活着,要么死了,并且只有一个方向的转变。通过类比,在试图理解 EVSI 时,我们很容易重现此模型,并将“与残疾人一起生活”作为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然而,现实情况更加复杂,因为有些残疾即使持续超过 6 个月也是可以逆转的。这也是以按年龄汇总患病率的“预期寿命”综合指标形式构建其他健康指标(如慢性病)的局限性之一。在预期寿命模型中,将此类指标解释为一个人不再“身体健康”(或无病)的年龄,仅在没有或很少有相反方向的转变(对于慢性病而言,则为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3- 无残疾预期寿命可以与“完全”预期寿命进行比较,以这两个指标之间的比率表示,即“无残 发薪日数据 疾寿命年限百分比” ;例如,2023年出生时男性的这一比例为80%,女性的这一比例为75%。但其演变的解释并不像乍一看那么简单。当然,特定年龄段残疾患病率的下降会提高这一比例。然而,残疾人预期寿命的提高,特别是与出生缺陷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残疾人预期寿命的提高,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尽管如果我们考虑整个人口的健康状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积极的结果。相反,当预期寿命因健康危机而急剧下降(如2020-2021年)时,无残疾寿命百分比急剧增加,而健康状况的整体变化显然不容乐观(图3)。
比赛场地:法国。
阅读:到 2023 年,65 岁的男性预计可以度过余生的 80%,不再遭受日常残疾的困扰。
来源:Insee,民事状况统计数据和收入与生活条件统计 (SRCV) 调查数据。
限制、正确使用和观点
单一指标,即使是像 EVSI 这样的综合指标,也不足以描述健康和其它领域的复杂社会人口现实。公共统计数据提供了一系列指标来描述人口的健康状况,以及更广泛地说“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健康只是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之一,当然也很重要,但与社会关系的性质或生存的物质条件等因素属于同一级别(Insee,2024);所有这些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也相互关联并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健康状况会影响社会关系,物质条件会影响健康状况,等等。此外,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进展和明确可以进一步努力的公共行动目标,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