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的 100 天行政命令是全球领导人在经历了动荡的一年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建设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的典型例子。在 100 天即将过去之际,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全面的战略,旨在解决短缺问题并打击不公平的国际贸易行为,并成立了一个供应链工作组。
虽然拜登的战略旨在解决价值链的脆弱性并加强运营,但该计划在构建更具弹性的供应链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该战略有潜力更深入地了解和承认潜在的弱点。随后,该计划缺乏明确的行动号召,以授权企业减缓气候变化、解决人权和劳工侵犯问题以及其他道德诚信问题。这些问题继 卡塔尔电话数据 续对供应链构成重大威胁——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目前,80% 的供应商缺乏供应链尽职调查措施,57% 的供应商没有监控工作条件,44% 的供应商缺乏健康和安全准备。
供应链不能只从单一角度看待,它由许多复杂的层次组成。全面了解每个层次是建立真正韧性的关键。让我们仔细看看企业如何开始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将环境绩效和道德因素纳入其战略。
气候准备 - 了解范围 3 排放
全球五分之一的大型企业已承诺实现净零排放。虽然这是一个积极的变革信号,但仅仅设定这些崇高的目标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些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往往只关注范围 1 和 2 的排放。实现碳减排的明显成果取决于组织能否解决问题的主要根源——范围 3,即价值链排放。
一家公司超过80% 的排放量可归因于其价值链。但事实是,整个供应链中供应商的碳排放报告和行动存在巨大缺口。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企业可以加快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监测的投资,包括碳减排工作,作为建立长期生存能力的基础要素。企业还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参与结构和碳行动目标,以在以下领域设定目标:迫使供应商设定碳减排目标;用低排放替代品替代购买的产品或材料;关注重要的供应链和排放热点;制定指导方针以标准化内部碳定价方法并确定实现所需减排的最低定价水平。
注重人权经营
供应链中的风险远不止环境损害。侵犯人权和劳工权利同样有害。国际劳工组织 (ILO) 发现,超过 4000 万人是现代奴隶制的受害者。然而,虽然64% 的大公司都有供应商行为准则,但只有 38% 的组织真正审计他们的合作伙伴以识别这些不当行为——现在是时候改变这种心态了。这就是为什么欧盟正在接受新的供应链尽职调查立法,该立法涵盖监控整个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此外,以代表超过 30 万亿美元全球投资的投资者人权联盟为例,它呼吁国际政府强制企业进行人权尽职调查。品牌必须在选择供应商时考虑人权,因为这不再只是一件好事——它对企业也有好处。
通过将此类审查纳入战略中(从行为准则到绩效基准监控和改进,再到财务激励),拜登的行政命令可以指导公司保护人权并为供应基地劳动力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这最终会打造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供应链,促进更一致的绩效监控和持续改进。将工人的安全和生计放在首位有助于推动您的价值链走上更具创新性和弹性的运营之路。